看了看出现了新的问题啊。。。
有些东西,说真的,没法管。
因为如果说通过之前搞什么emp的操作(我不确定是不是同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可能是要在coc中寻求战斗力和无双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呸串词了,不过大意如此。
简单的说,我满怀恶意的揣测,这个人会不会是希望自己这张卡变强,而觉得用不上卡就是浪费。
这种情况扭正观念才行。
当然要是对20时代不感冒就是另一回事,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就好,比如我也对古代团不感冒,这是很个人的事情
EMP和有抵触情绪的不是同一个人。
至于EMP那个,在沟通之后得出了他想破坏部分电器(或者电子锁)从而在游戏中获得微小的优势(他也知道EMP干不掉神话生物),总体而言可能是由于看了过多B站视频导致的对于KP恶意的过度怀疑(奇怪我看过的B站真人跑团怎么没啥恶意)。
不过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
在多次交流中,部分新加入的PL(还未参与正式跑团,现处于KP的模组准备阶段)总会有“游戏有意思(有趣)就行了,你搞那么严肃/严谨/认真干什么?”或者“别人是来玩游戏,不是来听你上课的。”这类论调,虽然还没开始跑,但我隐隐约约地开始担心这群PL是否还能带得下去……
hmmm...从逻辑上来讲,连续遇到3个奇葩PC的概率可能要小于你自己和玩家之间的沟通有问题的概率。
从我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上面绝大部分的问题都来自于你和你的玩家对于这个游戏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理解并不相同,对此我会建议在开团的时候和玩家沟通清楚你判断的风格,你模组的风格以及你游戏的风格。
其中一个比较基本的比喻是:
如果一个GM希望运行一个地城游戏并且他的玩家并不,那么该DM应该去找不同的玩家。如果我想玩蓝调而你想玩重金属,那么也许我们应该在不同的乐队。
最后的最后,小小的建议反思一下自己的交流风格,有没有可能是太过紧张了让玩家感到了敌意?
emmmmmmmmmm……
确实是两者之间的风格不统一的问题,但我不太认为我的交流风格有问题
以下是详述:
这三个PL都是很多年的网友,鉴于“先成为朋友再开团”的情况,于是我就先拉了这些朋友下水(怎么说的跟传销一样)
但是发现这些朋友虽然在其他游戏里可以在风格与步调上保持一致,但到了COC,我的理解确实与他们不一样了。
我本身也是一个实体桌游玩家,所以会很强调“规则”与“扮演”之类的事物。
但是这些朋友好像并不重视这些东西,甚至觉得我强调这些东西很啰嗦,很无趣。
我会多次强调规则与扮演的重要性,也会向他们确认“你车的这张卡是黑帮马仔,你确定能扮演过来吗?”这样。
不过这些PL基本都是“好玩就行了,你管这干嘛。”“懒得看规则,但我云过,八九不离十。”“你现在是求人玩游戏,还要来教我怎么玩?”之类。
看过了很多前辈的帖子,结合我自己的观点。我个人认为,COC框架下的扮演在平常状况下可以有一些喧闹和说笑的部分,甚至可以插科打诨玩梗;但当剧情愈发深入,故事的气氛也应该随之紧张起来。而显然在这种气氛之下,玩家如果还做出“不符合当前状态下的扮演行为”,我觉得游戏的乐趣将要大打折扣。
打个比方
KP:老旧的房子里光线昏暗,只有头顶的灯泡偶尔闪烁一下——可能是因为接触不良的缘故。你们的脚踩在老旧的木质地板上,木板发出了吱呀的声音。
KP:一些老旧的木制家具摆在客厅里,不过大部分都已经腐烂的不成样子了,上面还覆盖着厚厚的灰尘和蜘蛛网。显然,这座房子已经被荒废了很久。
KP:一股发霉的气味从腐朽的地板槽里蔓延开来,熏得你们捂住了鼻子。忽然,你们觉得有阵阵冷风钻进了后颈。
PL:那我们把家具劈了,在客厅中间点个篝火,然后开始跳大神。
KP:????
不符合角色身份的行为,甚至破坏了整个游戏情景的描述,我无法觉得这样的事情是“有趣”的(至少在KP这个位置上会觉得自己用心做的描述没有被尊重)。